中国古代时辰划分
一、更与点:
1、更: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,按更击鼓报时,戌时为一更,亥时为二更,子时为三更,丑时为四更,寅时为五更。
2、点:古代又把每更分为五点。每点24分钟。
二、古代辰制:
1、十二时辰制:西周时就已使用。汉代命名为夜半、鸡鸣、平旦、日出、食时、隅中、日中、日昳、晡时、日入、黄昏、人定。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,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,一至三点为丑时,三至五点为寅时,依次递推。
2、二十四时辰制: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、正两部分,这样,子初、子正、丑初、丑正......依次下去,恰为二十四时辰,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。
3、十时辰制:出现于先秦。昼夜各五分。据《隋书.天文志》,昼为朝、禺、中、晡、夕,夜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(后用五更来表示)。
4、五时辰制:其名称为晨明、朏明、旦明、蚤(早)食、宴(晚)食、隅中、正中、少还、铺时、大还、高舂、下舂、县(悬)东、黄昏、定昏。参阅《淮南子.天文训》。
5、百刻制: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。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。可能起源于商代。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,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、一百零八刻,几经反复,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,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。
6、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,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。一般地说,日出时可称旦、早、朝、晨,日入时称夕、暮、晚。太阳正中时叫日中、正午、亭午,将近日中时叫隅中,偏西时叫昃、日昳。日入后是黄昏,黄昏后是人定,人定后是夜半(或叫夜分),夜半后是鸡鸣,鸡鸣后是昧旦、平明——这是天已亮的时间。古人一天两餐,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,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;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,这段时间叫晡时。
三、十二时辰
现代 |
地支 |
天色 |
别名 |
备注 |
23--01 |
子时 |
夜半 |
午夜,子夜,中夜,宵分,未旦,未央 |
|
01--03 |
丑时 |
鸡鸣 |
昧旦,荒鸡 |
|
03--05 |
寅时 |
平旦 |
日旦,骑旦,平明,黎明,早晨 |
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|
05--07 |
卯时 |
日出 |
日始,破晓,旭日 |
太阳刚露脸,冉冉初升那段时间,为古代官署开始办公时间 |
07--09 |
辰时 |
食时 |
早食 |
古人“朝食”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 |
09--11 |
巳时 |
隅中 |
日禺 |
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 |
11--13 |
午时 |
日中 |
日正,平午,平昼,亭午,中午,正午 |
|
13--15 |
未时 |
日昳 |
日侧,日映,日跌,日央 |
太阳偏西为日跌 |
15--17 |
申时 |
晡时 |
日哺,日铺,夕食 |
|
17--19 |
酉时 |
日入 |
日落,日沉,傍晚 |
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 |
19--21 |
戌时 |
黄昏 |
日夕,日暮,日晚 |
此时太阳已经落山,天将黑未黑,天地昏黄,万物朦胧,故称黄昏 |
21--23 |
亥时 |
人定 |
夤夜,定昏 |
此时夜色已深,人们也已停止活动,安歇睡眠了,人定也是人静 |
四、现代计时法与地支计时法对应关系的说明
理论意义上的时辰划分,是把北京时间的二十四小时被十二时辰均分,即每个时辰两小时,从23:00-1:00为子时,依次类推至21:-23:00为亥时.这种划分方法,在一些地域的特定时间里.是有应用价值的,然而,中国地原辽阔,东西所跨经度60余度,五个时区,黑龙江东部的人上午8点,正是上班高峰,此时新疆西部的人依然还在梦乡.可见同一北京时间内,由于地域不同,环境变化差异极大,再加上季节变化造成的昼夜交替长短变更,使时辰的正确确定更富灵活性.出生时辰确定不准,对确定格局综合断事,会有很大影响,有时断事结果会有天壤之别.所以出生时辰能否正确确定,是关系到预测成败的重要环节。
那么怎样才能灵活正确的确定出生时辰呢?我们知道宇宙中气场的变化,是由于星球运动角度迁变而造成的,星球运动对地球形成不同的角度,则对地球产生不同的作用.时辰变化所反映的是太阳与地球角度变化,对地球表面造成的影响情况.掌握了这一理论要点,可以把十二时辰进行重新划分:子时和午时,都是所处地表环境直背和直对太阳的时间,卯时和酉时,是天亮日未出和日落天未黑的时间,框定了这四个标准,把剩余的8个时辰均分到其相隔的四个时间段,即是实际的与太阳角度形成的时辰划分.这种划分方法会出现,冬季夜间每个时辰多于两小时,白天少于两小时;夏天白天每个时辰多于两小时,晚间少于两小时的现象.这正是时辰划分在预测实践中的灵活之处.另外,在预测实践中时辰不准的命例,能够占到30%还要多,在定准格局的情况下,如果断事不准,要善于及时调整时辰.调整格局.只有通过及时的调整,才能把八字预测的准确率提高到更高境界。